新闻中心

热硫化包胶滚筒工艺流程详细介绍

2016-08-16 01:54:12 阅读次数:580

热硫化包胶工艺1炼胶(1)准备按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准备齐全,要求称量配合操作做到:精密、准确、不漏、不错。称量配合的操作方式可以采用手工操作、机械化自动称量配合2种,对于块状和粗粒状配合剂必须经过粉碎或磨细处理才能使用,如沥青等固体用粉碎机粉碎。另外某些配合剂要进行干燥处理,以减少配合剂中的水分和其他挥发分含量,防止粉末状配合剂结团,便于筛选和混炼分散,避免某些配合剂遇水变质和胶料内部产生气泡和海绵。干燥方式可采用真空干燥箱、干燥室机等,粉末状固体软化剂粒度及粒度分布达不到规定标准的,或已经发生配合剂结团及含有机械杂质的必须经过筛选加工,去掉其中的机械杂质、较大颗粒与结团。(2)炼胶中注意事项温度炼胶机辊温过低,胶料硬度太大,容易损坏设备。辊温提高有利于降低胶料的黏度,加快混炼吃粉速度,但温度太高,容易使胶料产生脱辊现象和焦烧现象,难以操作,混炼顺丁胶时,辊温不得>50℃。时间应适当掌握配合剂的混入和分散时间,避免混炼时间过长,容易产生过炼现象。辊距辊距一般取4~8mm为宜。辊距减小,剪切效果增大,但生热大。加料顺序用量少、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;用量大、易分散的后加;为了防止焦烧,硫黄和超速促进剂一般最后加入。(3)压片备用压片后立即浸涂隔离剂液进行冷却与隔离,并经进一步吹风干燥,使胶片温度降低到50℃以下。一般需要停放4~8h以上才能使用。停放的目的:①使胶料进行松弛,减小收缩;②使配合剂继续扩散,促使胶料进一步均匀;③使橡胶与炭黑进一步相互作用,生成更多的结合橡胶;④在储存期间注意胶料的通风和散热,以防焦烧。3.2包胶(1)首先去除滚筒表面的油污、锈蚀等缺陷,以保证胶片的粘合,然后将制作好的滚筒筒壳表面在车床上车削2~3mm深的螺纹沟槽,制作完成后,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,尤其是潮湿环境,以避免二次生锈;(2)将车制好的滚筒表面刷上胶粘剂并晾干,然后将滚筒放到包胶机架上待用(3)将提前炼好的内胶在炼胶机上炼制成片,在炼制开始时辊距可以适当调大,因胶硬度大不易炼制,随着炼制时间辊逐渐升温,胶的硬度会随之下降,辊距再逐步调小,直至符合成品要求,内胶片厚度为4~6mm;(4)将胶片放到包胶机平台上准备粘胶,在粘贴到滚筒表面的过程中不断用橡胶锤拍实,开动粘胶机,使滚筒转动,利用滚筒的转动将平台上的胶片粘贴到滚筒的表面。在粘贴过程中如发现气泡用刀子扎破,因气泡中存有空气会影响胶片与滚筒之间的粘合。如胶片长度不够,允许使用多段胶片,但在胶片接合处要打坡口,这样胶片断面处不致出现接合处胶片过厚,而影响粘接质量;(5)在粘贴内胶的同时,在炼胶机上炼制外胶,其炼制过程与内胶相同,厚度为6~8mm,待内胶粘好后,将炼制成片的外胶贴合在内胶的表面,粘贴方法与粘贴内胶方法一致。但要注意内、外胶要连续粘合,不可间隔时间过长,否则粘合效果不好,硫化后两胶层容易脱开;(6)将两层胶片全部粘好的滚筒放到车床上,用水布将滚筒表面沿轴向裹好,缠好系紧,缠的过程中注意水布不得打卷,要顺次缠绕并重叠搭接好,重叠长度5~10mm,然后在水布外缠上一层10#铅丝,在缠铅丝时注意要排列紧密,不要留有缝隙,铅丝接头处要处理好,不要将铅丝头扎入外胶中,最后要把铅丝头牢靠固定好;(7)将缠好的滚筒放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(在4MPa压力下硫化6h),等硫化罐压力自然下降,打开硫化罐,取出滚筒,待冷却后除去铅丝、水布,将滚筒放到车床上对滚筒表面进行车削,最后根据用户要求将滚筒表面切割出所需花纹即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