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厂里胶辊脱壳的原因查找

2013-08-27 01:54:12 阅读次数:297

掉胶与脱壳胶辊在使用过程中, 经常在胶辊的轴端产生掉胶甚至脱壳现象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有3个原因。

( 1)造粒机本身结构所致。挤出ABS束条的模头长度是1.4m, 胶辊的长度只有0.8m。ABS束条宽度从1.4m收缩到0.8m, 势必造成胶辊中间束条少、两端束条多, 胶辊两端要比中间承受更大的摩擦力, 所以胶辊产生掉胶与脱壳都是在轴端。要改变造粒机结构比较困难, 所以暂不考虑对造粒机结构的改造。
( 2) 是胶体本身的强度较低、胶体与金属辊芯的结合强度低造成。要提高胶体与金属辊芯的结合强度, 首先要提高胶体本身的强度, 胶体本身的强度提高后, 胶辊在使用过程中掉胶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但胶体的强度与硬度是相辅相成的, 强度提高必然伴随着硬度的提高。而硬度如果过高,胶辊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打滑、不吃料现象, 无法使用。所以, 新胶辊既要保证胶体有足够的强度,又要保证其硬度适中。根据以往的使用经验, 胶辊的表面硬度为邵氏硬度85±1( 邵尔A)最为合适。( 3)是由于ABS束条与胶辊摩擦产生热量, 聚集在胶体内散不出去, 当达到一定温度时( 对破坏的胶辊进行现场测温, 为150℃左右), 胶体产生塑化, 强度急剧下降, 造成掉胶与脱壳。所以, 制造新胶辊时要考虑所用橡胶的导热性要好, 并添加适量的导热剂。或在胶辊结构上加以改进, 增加散热措施。保证胶辊在使用过程中胶体内的热量小于130℃。